弘扬北大荒精神
向北大荒开拓者们致敬

支边青年追忆无悔青春献给北大荒壮丽的事业

编者按

  北大荒开发建设以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先后有四川、山东、安徽、河北、河南以及一些内地城市的20万支边青年投入到垦区的开发建设。在这支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1959年从山东来北大荒的支边青年,总计8万余人,他们构成了垦区早期职工队伍的主体,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回顾那段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省农垦总局党委日前召开纪念支边青年开发建设北大荒50周年座谈会,支边青年和支边青年第二代代表在会上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缅怀老一代北大荒人开拓创业的丰功伟绩,激励当代北大荒人铭记历史,不辱使命,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努力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以“豁出去”的工作干劲和精神状态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推进垦区城乡一体跨越发展而奋斗。

   北陲播绿终不悔  宝泉岭分局二九农场 陈大玉

   1956年6月,我从山东梁山来到二九〇农场,先后当过农工、机务工人、生产队副队长、服务公司副经理等职。1983年,为了使我们亲手建设的北大荒绿起来、美起来、香起来,我辞掉了领导职务,走上了花卉苗木培育之路。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我的苗圃占地达1000亩,花木品种300余个,苗木产值达1000余万元。我在针叶、阔叶、花灌木、宿根、野生园林花卉引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精心选育的几个耐寒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填补了东北边陲地区园林绿化品种的多项空白,其中花楸树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首选绿化树种。

   五十年来,我见证了北大荒翻天覆地的变化,垦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举世瞩目。多年的创业历程,使我把自己的全部生命融入了北大荒,融入了这片深情的黑土地。是北大荒这片肥沃的土地养育了我、培育了我,我深深地爱着北大荒,每当听着北大荒人的歌声时,看着北大荒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就会从内心更加热爱这片充满温馨、充满希望的热土。在我的创业过程中,大连、沈阳、内蒙古等地苗木科研单位都曾以丰厚的条件聘请我,我都没去,根本原因就是北大荒经过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下乡知青等的艰苦努力,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在这里实现了我们支边青年的人生价值。目前,垦区的大好形势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虽说,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但报效北大荒的决心不变,建设北大荒的脚步绝不停歇!

 

  让北大荒精神代代传承   牡丹江分局八五一农场 刘济均

   我记得1956年来北大荒时,我才17周岁,当时在老家我已是村上一名颇具影响力的团干部,即将到县医院当一名医生。农场去招工时,讲了北大荒需要年轻的劳动力去做贡献,我们很多年轻人当时就活了心。我决定领着村上的小青年们到这来为实现理想闯一闯。

   可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吃的是“一拉面”做的黑馒头,面粉经常是发霉的。因为那时都是冬季脱谷,米面很湿,而且那个年月种田也不懂更多的防病、治病措施,小麦多爱得赤霉病,用那种麦子磨面,人吃了以后就头疼,我们管那个叫“头疼面”,在北大荒一吃就吃了好几年呀。住的就是无窗无门最原始的拉合辫子房,就是那样没床、没炕,只能铺树枝睡觉的简易窝棚。我们刚到8510农场一分场的时候,整个地区也没几户人家,我们那批193人的支边青年队伍在五月份到农场后,就住在那样的窝棚里,每天除了开荒还是开荒。天黑了,大家伙就每人捡些干树枝拿回窝棚里铺在地上就睡,窝棚里潮湿的地面经常淌着水流儿,一觉下来,大家的衣服被子潮得都能拧出水来。冬天住在那里,早上起来个个都成了白胡子老头了。由于荒地多、人烟稀少,那时的蚊子也比现在多得多、大得多,一般都是成群、成团的袭击,记得场里还给大家配发过蚊帽,但都不管用,尽管夏天炎热,大伙却不敢脱衣服干活,就是穿着衣服,每天也被咬得浑身是包。

   在苦与乐中,我们和北大荒这片黑土地结成了一体,在50多年的垦荒事业中,我们支边青年队伍、知青队伍、复转官兵,一批又一批,大家在奋斗、战斗中成为了真正的北大荒人。我们要把北大荒精神作为一种光荣传统,让我们的子孙继承和发扬!

 

  青春无悔的奉献  九三分局 姜德仁

   1959年7月,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山东省莒县参加了支边青年队,奔赴九三农管局红五月农场。历时8天时间,于7月14日到达九三局所在地双山车站。一路上吃的是统一发给的混合面饼干和面包,只有到大站才给送开水。为了安全闷罐车门用铁链子拴着,只留15厘米的通气孔,大小便用车上的两只马桶。到农场后受到领导和职工家属的热烈欢迎,开饭时吃的是白面馒头和面包,喝的是大豆腐汤。午饭后,我们同来的44人被分配到红五月农场老一队,住进大拉哈辫草房里。

   在农场工作的30年里,我多次被调换工作,无论什么岗位,只要组织需要我都坚决服从分配。1962年我在红五月三队劳动锻炼,冬天在场院清理大豆,手被冻破皮化脓流血,不能正常工作,本来可以休息,但我向队长申请晚上在场院打更。到七队担任会计时我身兼数职,节假日从不休息,多数时间都是与职工共同参加劳动。外出开会办事从来不坐卧铺,不报补助费。1963年上级奖励个人开荒奖金48元,我用这笔钱买了一台油印机给队里用。1987年九三地区普降暴雪,红五月农场的大客车被困在半路上,当时车上60多人,老的80多岁,小的才几个月,情况十分危急。我动员两个年轻力壮的和我一起去临近的部队给农场打电话,在大风雪中跋涉了3个多小时才赶到队部,由于大风雪把电线刮断,与农场联系不上,我们三人又冒着大风雪向场部跋涉,下午终于赶回场部报信给农场,农场及时与管局联系,解救了一客车人。

   如今,当年的亘古荒原已经变成了一座座高楼林立、商铺兴旺、交通发达、信息畅通的现代化农垦新城,这一切正是我们当年梦寐以求的希望。我们可以无愧的说:九三和北大荒今天的辉煌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贡献!

   这辈子,值!

 

  建三江分局 李丕显

  时光流逝,我来北大荒近半个世纪了,抚今追昔,有说不完的感慨。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就是在北大荒这辈子,值!

  回忆当年来北大荒,一是被“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那种富饶所吸引。特别听说北大荒要建北大仓,这对我更具有诱惑力。于是我随哥哥从山东海阳县当上了“小支边”。可是来到了北大荒心却凉了!从头上凉到了脚跟。

  不说北大荒严寒难耐,住地窨子,餐风饮露,劳动强度大等艰苦环境。单说一次掉入大酱缸和一次同黑瞎子遭遇,如不是同志救助及时,今天怕是骨头都烂没了。

  我在北大荒,罪没少遭,苦没少吃,力没少出,就是靠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支撑过来的,无悔无怨,因为在北大荒奋斗值!北大荒不仅是个北大仓,还是一个具有博大胸怀,包容四海儿女的地方,因此形成了从群体说集军旅、精英、知青,从地域说燕赵、齐鲁、巴蜀等文化于一身的多元性的先进的北大荒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我跟老铁道兵学习铮铮的骨气,跟文化名人开阔眼界长学识,受城市知青的影响,接受先进的都市生活理念。

  经过了艰辛拓荒之后,我们的日子苦尽甜来,越来越甜,这也是在北大荒无怨无悔的另一个原因。如今,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我们都活出个高质量。物质生活上感到幸福,精神上感到光荣。谁能想到如今的北大荒餐桌上四季有蔬菜,能摆上山珍海味,谁能想到水泥公路四通八达,比炕还平,谁能想到我们拆了土屋进楼房,楼在花中立,人在画中游,谁能想到苦寒之地的北大荒也能稻海扬波,胜似江南。谁能想到,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那样丰富……我们享受到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丰硕丰果。

 

  困难面前从不叫苦  红兴隆分局八五三农场 李延俭

   1959年七八九月间,山东5万名热血青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打起行装,告别祖辈相传的家乡父老,怀着开发北大荒、建设农场、保卫边疆的坚强决心,来到这片亘古荒原上,投入到艰苦卓绝地开发北大荒、建设国有农场的事业中去。

   我是烟台牟平县人,当时19岁,在村里当副大队长、团支部书记。作为村干部积极报名参加支边,和牟平、乳山1000多名老乡,在8月11日集中在烟台乘船到大连,紧接着又坐了三天三夜闷罐专列火车到达迎春,坐敞篷汽车来到了八五三农场。我被分配到基建队当电锯班长。我们100多名青年男女分别住进了两栋木垅毛草房里,五六十人睡在用青草铺的大通铺上。那时蚊子特别多,一把能打死五六个,咬得根本无法睡觉。经过3天休整后,参加麦收大会战。山东支边青年会干农活,又能吃苦耐劳,我带的电锯班天天打头阵,日日得红旗。在1959年抗灾抢收,龙口夺粮麦收中,山东支边青年起到了突击队的作用。紧接着又经历了秋天踩着冰碴割大豆,冬天冒着零下三四十度严寒在荒野里挖排水沟,上山伐木等超体力的劳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饥饿,经受着生活、工作条件极度艰难地锻炼和考验。

   那时,年少气盛的山东支边青年,在困难面前没有叫苦,没有喊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干起活来风风火火,比干劲、争上游、热火朝天,到处是歌声,处处是笑语。作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亲历者、见证人,能亲自参与这场开发北大荒、建设现代化的大垦区、大农场的伟大壮举奋斗了50年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与自豪!

 

  杜俊起:半个世纪的守候

  在共青农场稍显简陋的厂史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段北大荒难忘的记忆。在杨华、庞淑英等北京支边青年的事迹和照片旁,天津支边青年杜俊起穿皮袄、头戴皮帽子的照片再次把人们带回到当年那些爬冰卧雪的垦荒队员中。

  1955年11月8日,在杜俊起的心目中是个挥之不去的日子。那天,19岁的他踏上了征服北大荒的旅程,从那时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深情地守候这片沃土,从未离开。

  那是1955年入冬,天津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召开后,身为津南区民进高级社会计、党支部副书记的杜俊起向团市委提出申请,要像杨华等北京青年一样,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今年75岁的杜老还清晰地记得,在1700多人的会场里,自己的母亲作为唯一支边青年家长讲话。母亲裴守英是乡妇女代表、妇委会副主任,积极支持儿子的选择。

  在人们敲锣打鼓的欢送声中,列车驶离了天津,在哈尔滨换车驶向鹤岗。那时,从鹤岗到萝北只有一条土路,经过四小时的颠簸才到达目的地。而当时的青年点还是一望无际的荒原,住的是马架子和窝棚,一切都要靠白手起家。

  尽管在家时做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开荒中遇到的困难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开荒建点首先要在没有路的荒原上趟出一条路,经常要趟水走在齐腰深的泥水里。住的马架子和帐篷里没有床,就把一棵棵原木摆在一起,上面铺上干草,早上醒来行李是湿的,半夜下地踩上一脚泥。

  杜俊起的老伴李之雯也是天津支边青年。1956年3月,生产队长杜俊起带领大伙在山上34庄建点。冬天,青年点的房子盖起来了,12月30日,杜俊起、李之雯同另外两对青年一起举行集体婚礼。谁都没有新衣服,只是把墙壁贴上报纸,两个人的行李搬到一块儿。三对新人买来烟酒糖茶,杀了一头猪两头羊,270名支边青年享受了一次大餐。

  开荒生活是艰苦的,夏天,蚊子、小咬、牛虻轮番“轰炸”,晚上回到马架,刚一躺下,蚊子铺天盖地而来,一巴掌能拍死七八只。队员们没有蚊帐,有的蒙着被子憋得大汗淋漓,有的把裤子套在头上,直冲裤腿喘气。垦荒队员们编了一首打油诗:北大荒三件宝,瞎虻、蚊子和小咬,白天黑夜三班倒。最难熬的是冬季,寒风刺骨,手冻得似猫咬,累了也不敢休息,稍停全身立刻冰冷难忍,中午大踏步跑着啃窝窝头吃。杜老还记得第一次上山伐木,晚上穿着棉大衣戴棉帽子睡在帐篷里,早上起来被子上结一层冰,根本叠不上。

  1958年,杜俊起领导的天津庄获得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大奖状。在他的记忆里,“队长就是打头的,200斤重的麻袋能扛动就得走。”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垦荒队员身上都留下了伤病,让杜俊起腰椎严重移位变形,颈椎、双膝关节骨质增生,老伴常年腰疼,离不开膏药。

  1974年,经常便血的杜俊起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膀胱癌。他还记得,当时在医大二院做手术,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到医院看望他,还在病痛中的他只有一个念头:“用什么行动来报答农场?”在农场工作过的几十年里,杜俊起当过队长、指导员、天津庄主席,还在物资队、机械队、修配厂负过责,退休前是共青中学党支部书记。

  1995年,退休后的他心里装的还是农场的大事。一次,分局找他给学生们作报告讲述当年支边故事。回来后,他想:要让现在的年轻人信服,光说不行,还要让他们眼见为实。于是,他开始搜集、整理当年垦荒时的老照片,钉在一面大红帐子上,有图片有说明,再现了垦荒的艰难困苦和队员们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比光用嘴讲生动多了。从此,他就担任起了农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带着大红帐子对孩子们进行北大荒精神的教育。

  2002、2008年,杜老又先后动了两次大手术,但身体的虚弱丝毫没有减少他宣传北大荒精神的热情。在他看来,有了后人们对北大荒精神的珍视,才能让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现在,杜家的北大荒第三代已长大成人。让杜老引为骄傲的是他的孙女杜晓萱,这个生长在北大荒的女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二外英语专业,今年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该校的研究生。因为记者专程采访北大荒精神,生病后滴酒不沾的杜老,破例喝了白酒,在老人的心中,北大荒的奋斗,是自己人生中最激情的记忆,是一份最神圣的情感。(来源:黑龙江日报)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自父辈的旗帜 » 支边青年追忆无悔青春献给北大荒壮丽的事业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向北大荒开拓者我们的父辈们致敬

铭记历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