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龙江大地的赓续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是龙江人民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向亘古荒原进军、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坚定履行国家战略使命,“把中国人的饭...
荒火映黑土,铁犁卷泥浪;昔日北大荒,今朝大粮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曾因荒芜而得名“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一代代农垦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铸就形成了“艰苦奋斗、...
作者:李琳琳(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1947年第一批荣转军人开赴北大荒,到今天,北大荒已经走过了75个春秋。75年来,几代拓荒人扎根东北,百折不挠,征服了莽莽荒原...
记者 李凤双、王春雨、王建、黄腾 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北大荒博物馆,有一幅版画,题为《第一道脚印》。画面里,乌云低沉,垦荒勘测队的几位战士扛着设备,拄着木棍,行进在茫茫雪原,身后留下一行行脚印。 这里,曾是苦寒蛮荒之...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
垦区最早建立的农场中,以铁道兵为主建立的农场都是八字头,从八五O开始向下排,直到八五一一农场。如今,八字头农场,经过60多年风雨历程,都成为了现代化的大农场,但它们之中却没有了八五一农场。八五一农场呢?早在1963年就被撤并了。这个农场...
2019年,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第一年。 这一年,几乎肆虐垦区全境的数场台风和连续强降雨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英雄的北大荒人迎水一战,虽遭受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能仍稳定在400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队”不辱使命、“...
挺进北大荒的第一批开拓者 在二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地理、神话传说著作《山海经》中,就出现了“大荒北”的地理概念,大体指长白山以北的老爷岭和完达山一带,为女真族和满族的祖先肃慎族生活之地。它与后来所说的“北大荒”已有相吻合的地方,而后者的范围更...
2019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嫩江农场在第九管理区在一块高粱地块,农场集结进口大型农机装备开展集群作业,同步完成高粱收获、灭茬、深松联合整地。展示了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无与伦比的气魄。(林进春/人民图片) 7.2019年10月17日,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