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记忆中的碎片——我的父亲和母亲
注:附着的照片是一九七0年,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北大荒一个农场生产连队大礼堂前的照片,大礼堂上方还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这张照片很珍贵,是唯一保留到现在的一张。 珍贵老照片:1970年父母的珍贵合影 我的父亲和母亲。父亲是一九三...
注:附着的照片是一九七0年,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北大荒一个农场生产连队大礼堂前的照片,大礼堂上方还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这张照片很珍贵,是唯一保留到现在的一张。 珍贵老照片:1970年父母的珍贵合影 我的父亲和母亲。父亲是一九三...
北大荒本是我经受苦难的地方,现在我们家却和北大荒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家常有北大荒来客,我们也常得到北大荒的各种信息。我常常想念北大荒,那逐渐淡漠的过去的景象,那依稀浮现的今日的图影,常常在我脑海中搅作一团。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经过的事情会觉...
黑龙江的寒冬,裹挟着凛冽的北风,席卷过广袤无垠的平原。然而,在这片曾被誉为“北大荒”的土地上,却涌动着勃勃生机。七座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如同七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龙江大地,它们的名字,是北大荒集团发展史上的闪耀篇章:八五一一农场、创业农场、...
从1946到1957年,经过十路垦荒大军并肩战斗,合力开发,黑土地已将一连串熠熠发光的数字,奉献在国人面前:国营农场数:82个;耕地面积:905万亩;拖拉机数:2288台;粮豆总产:368947吨;总产值:10437万元。 然而,195...
风雪呼啸的北大荒,忽然宁静了。一个如寒风般冷冰的消息让千万个北大荒人心情沉重,默默地低下了头,由衷地悼念就在前些天(2021年11月24日)去世的九十二岁的郑加真先生。 北大荒谁人不仰郑加真?这位老战士数以百万字的血泪铸成的文学作品,刻在这...
大家熟悉的郑加真先生离开我们了,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的作品将是北大荒一笔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 我认识郑加真先生大概有50多年了。在上中学时,我就听说兵团五师宣传科有个作家叫郑加真,他写的长篇小说《江畔朝阳》在上海出版后,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青少年儿童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学习“四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饶河团县委推出“党的故事我来讲”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我们一起聆听红...
每当我看到这顶大沿帽,我就想起了父亲。父亲名叫田生钊,于2011年10月2日,病逝于同江市人民医院,享年85岁。他走完了自己光荣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壮丽事业。 父亲照片里头戴大沿帽,帽子上戴着红五星...
抗美援朝转业官兵在北大荒田间劳作 黑龙江日报10月30日讯 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其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复转官兵53000余人,本文提到...
岁月可以模糊印象,一种精神却不会黯淡;时间可以改变山河,一种理想却不会磨灭;光阴能够冲淡记忆,一种信仰却历久弥坚。 在北大荒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相关资料。北大荒的拓荒史,始于先驱者的第一道脚印,为了开发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