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龙江大地的赓续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是龙江人民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向亘古荒原进军、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坚定履行国家战略使命,“把中国人的饭...

荒火映黑土,铁犁卷泥浪;昔日北大荒,今朝大粮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曾因荒芜而得名“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一代代农垦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铸就形成了“艰苦奋斗、...

作者:李琳琳(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1947年第一批荣转军人开赴北大荒,到今天,北大荒已经走过了75个春秋。75年来,几代拓荒人扎根东北,百折不挠,征服了莽莽荒原...

垦区最早建立的农场中,以铁道兵为主建立的农场都是八字头,从八五O开始向下排,直到八五一一农场。如今,八字头农场,经过60多年风雨历程,都成为了现代化的大农场,但它们之中却没有了八五一农场。八五一农场呢?早在1963年就被撤并了。这个农场...

2019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嫩江农场在第九管理区在一块高粱地块,农场集结进口大型农机装备开展集群作业,同步完成高粱收获、灭茬、深松联合整地。展示了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无与伦比的气魄。(林进春/人民图片) 7.2019年10月17日,黑龙江...

九月的北大荒,秋高气爽,稻谷飘香,滚滚稻浪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鸟瞰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一望无际的稻田,平整、密实如金色的地毯。用黑稻围种出的“三江情,七星梦”镶嵌在稻海之中,壮美辽阔。 坐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北大荒,地势平坦、降水充...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国营八五二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处完达山北麓,挠力河中游,宝清县境内。曾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二十团。八五二农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代号命名。五十年代,数千名铁道兵部队转业官兵开赴宝清县南横林子地区,开荒建场...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简短八个字,字字千钧,承载着厚重的期盼和嘱托,深深铭刻在160多万北大荒人的心里。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 “北大荒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农垦改革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

东北网12月5日讯(记者 许诺)12月4日,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与北大荒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舞蹈史诗《大荒魂》在哈尔滨大剧院拉开帷幕。该剧成为了黑龙江省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部以北大荒精神为主线和灵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一片黑土地,一腔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