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
向北大荒开拓者们致敬

用文学作品扬起“北大荒精神”旗帜

记北大荒历史文化记录传承者、作家赵国春

本报记者杨宁舒

“太精彩了!”7月3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课堂上,掌声此起彼伏,气氛异常热烈。由著名作家赵国春带来的《北大荒的历史与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受到了8+1龙报读书班全体党员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没想到主题教育的讲座可以这么生动活泼,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大荒精神穿越时空的巨大精神力量。

赵国春是北大荒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守护者和传承者,多年来,他把对北大荒的深情与挚爱都倾注在了弘扬北大荒精神的事业中。

一片热土,一腔赤子情

作为转业官兵的后代,赵国春最初的文学读本是转业官兵的小说和知识青年传抄的诗歌。1978年,他的一首小诗《粮山要比群山多》发表在《屯垦戍边报》(《北大荒日报》前身)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40年如—日笔耕不辍,著有散文集、传记文学集20多部,有百余篇作品入选各种文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读者》《名人传记》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500多万字,传记文学《北大荒的“管天人”》获中国第三届传记文学奖,散文集《生正逢时》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2011年,他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并于2015年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从热爱到保护,从感动到行动,赵国春积极挖掘北大荒历史文化资源,专心研究与北大荒开发建设有关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并撰写成纪实文学作品广泛传播。在当选北大荒作协主席的20余年里,他为北大荒文学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北大荒作协连续多年被省作协评为先进团体会员单位,他也被省作协授予“优秀文学工作者”称号。在书写北大荒的作家中,他采写的人物最多,收集的资料最全,被人们称为北大荒历史文化的“百事通”。

“作为一个老纪实文学作者,我从赵国春大量纪实作品中看到他细致采访和精心构建故事的能力,特别是对细节的发现和表达能力。”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贾宏图评价说。

用作品为北大荒“立传”

赵国春始终把目光锁定在北大荒,他说:“这里是我永远的文学富矿,我要以文学的方式为这片土地修史,为可歌可泣的北大荒人立传。”

2017年,一部沉甸甸的四卷文集《赵国春文集》出版了,如同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折叠起北大荒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收藏了耕耘者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四卷文集140余万字,描写了530个人物,他们是北大荒14万复转官兵、5万知识分子、5万山东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青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北大荒名人故事》收入《梁晓声的“年轮”》《荒原“牧马人”濮存昕》等,书写的是如今还活跃在文坛和舞台上的老知青的故事;《北大荒文物的故事》收入《一张奖状忆总理》等,是记录北大荒重要历史文物的文章;《丁玲在北大荒的故事》是丁玲在北大荒全景式的记述。

不仅如此,文集中的《北大荒风情录》还将北大荒的垦殖史延伸、上溯到了2万年前,此外还以游记文学的形式,记述了黑龙江垦区30余个农场的不同风貌。

让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

赵国春是作家,也是北大荒文博事业的开拓者。从2003年他筹建北大荒博物馆并担任第一任馆长,到2016年退休,他在北大荒博物馆工作了13年。期间,北大荒博物馆荣获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20多项荣誉,目前有国家二级文物5套36件,国家三级文物340件。

赵国春的文集《永远的记忆》卷,写的是“北大荒博物馆”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将60余件馆藏珍品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恍若为读者推开了“北大荒博物馆”厚重的大门——《浓江农场出土的猛犸象门齿化石》《开垦北大荒艰难的“第一犁”》《王震将军在江滨农场用过的锄头》《丁玲的散文“杜晚香”手稿》《黑龙江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郑加真长篇小说“江畔朝阳”手稿》《张抗抗第一部长篇小说“分界线”》《“北大荒文艺”创刊号》……他用简洁、生动的笔触,透过文物勾画出北大荒建设中一组组鲜活的影像。今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又再版了他的《北大荒文艺史略》《丁玲在北大荒的故事》和《北大荒文物的诉说》。

有人称赵国春是北大荒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守护者和传承者,有人称他的作品是北大荒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赵国春自己却说:“我只是个普通的‘垦二代’,我的父母早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了,我也把我的前半生献给了北大荒,我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垦区工作,这应该就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最好践行吧。”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自父辈的旗帜 » 用文学作品扬起“北大荒精神”旗帜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向北大荒开拓者我们的父辈们致敬

铭记历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