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大荒精神
向北大荒开拓者们致敬

当祖国需要时

104438zmasvkq054yszepm

 

 

60年前,当祖国需要时,北大荒的开垦者们来到了这里,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60年后的今天,北大荒人仍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使北大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基地。60年间,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创造了一个个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北大荒人已开垦出3600多万亩良田,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200多亿斤。

三代北大荒人,60年的艰苦奋斗。我们不仅为北大荒人所创造的丰硕物质成果而欢欣鼓舞,更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所震撼。

英雄解甲重上战场

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按照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莽莽荒原,6月13日他们推起开发北大荒的第一犁。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他们餐风饮露,顶风冒雪,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粒火种,创建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方作战。

上世纪50年代,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率部来修铁路。他抓起一把黑土捏了捏,说:“这土多肥呀!比南泥湾强多了。”王震将军心里想啊,中国有6亿人,解决粮食问题不仅对当代有利,更能造福子孙后代。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的一番话更使将军心潮澎湃:“光密山一带的荒地,就够你开发的了,它相当于好几百个南泥湾呢!”

就这样,1958年,在中国垦荒史上,出现了气势磅礴的十万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壮丽画卷:解放军三总部、陆海空军、炮兵、防化学兵、首都警卫师、7个预备师,共8.1万官兵,加上随军家属等……十万大军走公路,行铁路,借小路,别羊城,离巴蜀,辞云贵,渡浦江,横跨中国,直取北大荒。

穿越历史烟云,8511农场老职工、90岁高龄的姜玉庭老人仿佛回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195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复转大军齐聚密山,从这里下车分赴各农场。“完达山下千里沃野变良田;密虎宝饶英雄建国立家园。”王震将军拟就这副对联勉励屯垦官兵。跟随四野从东北一路转战海南岛,并从广州军区复员的老英雄姜玉庭,当时就在密山火车站外广场上,聆听了王震的动员讲话,然后徒步进入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地名的荒原……

过去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冬天的寒风冻僵了土地,初来乍到的人们只能穴地为居,化雪作炊。为了过冬,官兵们矗起了一排排马架子和地窨子。小咬、牛虻、蚊子到处乱飞。八五○农场的老战士郝振武的话让我们感慨万千:党和人民需要粮食,需要开发北大荒这座粮仓。北大荒那时是一无所有,可正因如此才派我们来啊!

从1963年到1976年,先后又有54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来自京津沪杭等大中城市的知青把城市的文化和文明带到了偏远的边疆,给北大荒文化增添了丰厚的底蕴。

不论在艰难的创业时光,还是在今天经济全面发展的改革年代,北大荒人六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不断赋予其科学的内涵,不等不靠,不屈不挠,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矢志不渝的行为品质,勇担风险的敬业态度,写下了拓荒史上壮丽的诗篇。

披荆斩棘求新思变

1978年,当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大地的时候,北大荒人率先选择了改革之路,以敢于否定、善于扬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毅然向“大锅饭”、“铁饭碗”告别,向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宣战,开始兴办“四到户、两自理”的家庭农场。

像当年挺进荒原一样,北大荒人开始向着一个陌生的领地进军。从农场统管、统种、统收到建立独户和联户的家庭农场,再到职工分户经营,生产费、生活费完全自理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北大荒人不断探索和创新着经营体制和机制。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了20多万个家庭农场,完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改革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几十年习惯于国家出钱,农场种地的国家正式职工转变为自己出钱种地的家庭农场主,北大荒人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巨大变革。支撑变革成功的动力是北大荒人的创新力。

1997年,九三分局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拉开了农业改革第二个飞跃的序幕。由家庭承包阶段走向规范的、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新阶段,再次走在全国农垦系统农业改革的前列,这次改革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栽培模式化奠定了基础。从2004年开始,垦区启动现代农机装备工程,由于大马力拖拉机作业半径的扩大,原有的组织模式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于是北大荒人又开始了撤队建区改革。用三年的时间,把原来的2241个生产队全部撤消,集中设立了661个管理区。这项改革,压缩管理人员1.27万人,减少费用开支4.6亿元。降低了职工的生产成本,减轻了职工的负担。

2000年8月,党中央对北大荒提出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何等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啊!人们好像记得传统的农业现代化的描述,如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良种化等等,而今天,北大荒人勇于探索,提出新的“三化”的目标,那就是农业现代化、农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

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中农业企业排名第一位的北大荒集团,有一个标识,那就是“黑土地上升腾着一轮绿色的太阳。”黑土地是北大荒特有的财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一般都在5%-8%,因此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的美称。但绿色的太阳却是北大荒人新的创业理念,那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北大荒。

北大荒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法做强曾是北大荒人的痛处,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无法使北大荒的产品攥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共同冲击市场。北大荒集团意识到要做市场就要进行资源整合,推出自己的强势品牌。近年来,北大荒集团抓住大量国有资本退出中小企业的机遇,以打造驰名品牌为核心,大力度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仅2005年,集团建成的超亿元大项目就有9项,总投资17.2亿元,结束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品牌过多过乱的历史,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备领军地位的大龙头企业集团。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介绍,北大荒已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立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8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作物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覆盖了粮食、油料、肉类、乳品等9大类200多种。“北大荒”、“完达山”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2年3月29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3亿股股票上市。公司拥有62.4万公顷耕地和24万公顷可垦荒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股份公司,这次上市一次性融资15.6亿元,近期发行短期债券14亿元,并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农场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融资的重大突破。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自父辈的旗帜 » 当祖国需要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向北大荒开拓者我们的父辈们致敬

铭记历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